<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4>大学生求职创业经历访谈<BR></FONT></STRONG> <STRONG><EM>——浙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竹乡行”成果报告</EM><BR></P></STRONG>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火热的七月,我们来到了赋有“中国竹乡”之称的安吉,进行了一次为期三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以“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为核心,以“毕业生求职创业经历访谈”为主题,同时结合对安吉县人才需求现况的调查和安吉县人事局及其它有关单位出台的一系列措施的掌握,从而来总结出: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及国家需要怎样的人才。本次调研周期较长,因此涉及面广,也比较全面。虽然天气炎热,队员们中有的出现了中暑、晕车等不适反应,但她们还是坚持了下来,顺利地完成了任务。</P>
<P align=left><BR> <STRONG>大学生求职创业:智力+能力+努力+毅力</STRONG></P>
<P align=left><STRONG></STRONG> </P>
<P align=left> 在我访问的对象中,有教师、有公务员、也有普通的职员。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从大学校门中走出来的,在他们的求职创业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遇到过困难、挫折,但他们都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克服了这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从他们的求职创业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所树立的就业观是从基层干起用自己的智力、能力、努力和毅力去拼搏、去奋斗。这里的“智力”并不光指你有多聪明,你的IQ有多高,更主要的还是你掌握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会思考,会融会贯通。因此,“智力”是工作的基础,而“能力”则需要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体现出来。对于“努力”和“毅力”,它们是你对工作的一种态度。若能正确处理好这四者的关系,那么你在你的求职创业途中必定会有收获。</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鲍一梅,她是浙江省政法学院经济法专业的高材生。2000年毕业后,她顺利地进入了杭州法律事务所,成为了一名律师。工作中,她努力好学,常常受到上级领导和所里同事们的称赞。2002年,当她得知自己家乡要招考公务员时,她毅然决定放弃律师工作,放弃杭州优越的生活,回到安吉报考了公务员。结果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现在留在安吉县工商局工作。当我问起为什么要放弃杭州选择安吉时,她只笑着说了一句:“因为我生长在安吉这块土地上啊。”虽然只是这么一句,可足够让我们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P>
<P align=left><BR> 张薇,曾就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财会专业,毕业于2001年。毕业后,她在杭州没有马上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虽然如此,但她并没就此放弃,她在杭州一家通讯公司找到了一份营销员的工作,工资以天计算,40元/天。待遇还可以,但总归是专业不对口,于是她这份工作只做了两个月。她说她希望能学以致用,不能白白浪费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后来,她回到了安吉在邻县长兴找到了一份财会工作。她所在的企业是一家知名企业——“三狮”集团,我想她必定可以在该企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目前,她在自考财会本科,她说“人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吕锦,现为安吉县天荒坪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2001年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大专五年制。毕业时,她同时自考出了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与之上两位不同的是,师范毕业的她直接被分配到了天荒坪中学,而非师范毕业的学生则要进行双向选择。但由于该中学英语教师缺乏,因此学校让她先担任英语教师,她同意了,同时她也开始了对自己英语的强化训练,经过努力,她考出了“剑桥少儿英语教官”的职称,还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平时的她,爱看名著,爱弹钢琴,真可以说是“一专多能”了。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下学期可以开始教语文,因为这才是她真正的“一专”所在。</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STRONG>生态安吉盼人才·发展安吉靠人才</STRONG></P>
<P align=left><STRONG></STRONG> </P>
<P align=left> 在我们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求职创业访谈的同时,我们还去了安吉县人事局、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及就业培训中心等相关单位进行了采访。安吉县人事局柳亚萍副局长等其他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关于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和我们进行了一番交谈。柳局长指出:现在的安吉在大力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开发和引进人才资源。一个县要想富起来,必须经济、人才两手抓。因此,安吉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安吉盼人才·发展安吉靠人才”的口号,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开发安吉。</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安吉,正处在从小康向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安吉县能否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再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是再创安吉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需要,也是解决安吉县经济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P>
<P align=left><BR> 预计到2005年,安吉县将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开发政策体系。全县各类人才总量增加到1.7万人。达到每万人口中约占38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1万人,大专以上学历占60%以上,入选湖州市“2112”人才工程35名,入选省“151”人才工程2名。到201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人才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安吉建设成为与生态经济强县相匹配的人才优势县。</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此外,安吉县人民政府为了做好2003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还提出了以下一些意见:(1)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多种形式的就业;(2)鼓励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促进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3)各类事业单位录用毕业生,均应通过县人才市场以公开招考的方式择优录用;(4)对经人事部门同意引进到企业工作的外地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其引进手续随到随办,一次办结,并可享受有关优惠政策;(5)应届毕业生以各种形式到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按规定全部实行人事代理,其户籍迁入单位所在地;(6)凡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其它高等教育学历考试毕业证书的安吉籍非在职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均可通过双向选择就业或自谋职业;(7)进一步规范毕业生就业接收协议。这些意见的提出,为的都是能更好的开发人才资源,使这些人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align=left><BR> <STRONG>百家单位设摊招贤·千名人才进场应聘</STRONG></P>
<P align=left><STRONG><BR></STRONG> 首次由安吉县委组织部和县人事局联合举办的’2003安吉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于8月8日在安吉县实验小学召开。参加人才交流会的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历届、下岗职工及其它择业人员)1500余人,招聘单位有121家(包括事业单位),共推出1200余岗位。</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与历届人才交流大会相比,此次的人才交流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组织有力。安吉县委组织部和县人事局联合举办,各乡镇和部分机关部门组团参加;二是规模较大,是历年来招聘单位最多、岗位多、应聘人员多的一年,推出招聘单位在1200余个,进场求职人员1500余人,且今年事业单位招聘用人全部通过人才交流会;三是创新方法。除了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进行详细的宣传介绍外,安吉人才人事网还将专门设立2003年安吉县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专栏,发布各招聘单位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信息,求职人员可通过网上应聘。</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此次洽谈会引起了安吉籍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极大关注。前段时间,安吉县人事部门不断接到毕业生关于今年人才交流会的咨询电话,许多毕业生在电话中表示希望通过人才交流会在本县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据县人才中心毕业生报到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安吉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的热情逐年上升,今年安吉籍高校毕业生首批报到已达45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预计今年安吉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人数达千人以上。</P>
<P align=left><BR> 安吉县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热情高涨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为鼓励安吉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在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多种形式就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和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服务。二是安吉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我县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极大地拉动了人才需求总量的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毕业生回乡创业提供了用武之地。</P>
<P align=left><BR> <STRONG>总结</STRONG></P>
<P align=left><STRONG></STRONG> </P>
<P align=left> 一个走出校门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生,不应该只是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他还应该是一个有思想、智慧融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这个时代,一方面,是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专业的分支越来越多;一方面则是科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日益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走上汇流的道路。在这非常剧烈的世界竞争环境中,更要求我们大学生要博学多才,具有从事不同专业领域和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当我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踏上求职创业之路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目标、摆正就业观念,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即使途中有困难、有挫折、有竞争,这些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该积累在求职创业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有利于培养我们成为“既专又通”、“一专多能”的新世纪人才。</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FONT size=2>PS:</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 报告背景:报告写于2003年。2003年暑期,我参加了由宁波市团委组织宁波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组织了一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赴安吉就“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进行调研,后对活动作了本篇成果报告。</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2> 六年后的今天,我无意间又翻看到了这篇报告。我想无论是当年的我们,还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特别是在现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就业难,创业也不易。衷心希望竹乡的大学生们,都能克服困难,有个良好的发展。</FONT><FONT size=2></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P> |